不想做菜,就點金湘權,吃出媽媽的味道
我有一個特殊愛好,就是特別喜歡啃豬蹄,尤其是鹵制過的。
小時候住在農村,每家每戶都會養一頭豬,過年時殺了招待客人。媽媽總是特意將豬蹄留下來,燙上開水,再拿鑷子將豬毛一根根拔去。我曾幫媽媽用鑷子拔過毛,整個過程既累又無聊,拔完了,整只手都得彎曲著,腰酸脖子疼,半天緩不過勁來。
準備好豬蹄后,洗凈下鍋,撇去浮沫,加入鹽、料酒、花椒、大料、胡椒、草果、桂皮及蔥姜蒜等,大火燒開,小火燉煮加水后與豬蹄一起大火燒開,后用小火慢熬。經過一晚的鹵制后,豬蹄的色澤已經變得很深了,用一根筷子輕易就能扎透。我迫不及待拿起豬蹄就往嘴里塞,吃得滿嘴都是油,媽媽在一旁咯咯地笑,邊笑邊說“慢點吃,鍋里還有呢”。那時,只覺得有一種人間至味叫,媽媽做的鹵豬蹄。
上了高中以后,離家也原來越遠,每月回家返校時,媽媽總是會給我裝上幾只鹵豬蹄,并叮囑我考試前吃,當時疑惑不解。
后來聽媽媽講了一個關于豬蹄的傳說:相傳從唐朝開始,殿試及第的進士們相約,如果他們中有人將來做了將相,就要請同科的書法家用朱書(紅筆)題名于雁塔。之后這個約定就被傳遍了,然后一個吃貨有一天腦洞大開,突然發現“朱書題名”簡稱“朱題”,那就是“豬蹄”嘛!從那以后,但凡有人趕考,親友就贈送豬蹄給他。“豬”和朱同音,“蹄”和題同音,送豬蹄的用意是:希望考生金榜題名,成為將相,也能“朱書題名”。
所以后來廣泛流傳,很多人都覺得考試前送豬蹄或者吃豬蹄圖個好運,說不定就可以金榜題名、飛黃騰達,從此走上人生的巔峰……
現在想起備戰高考那段日子,陪我熬夜的,不是夢想,而是媽媽做的鹵豬蹄。
后來,我離開充滿童年記憶的家鄉,只身一人來到長沙求學。7年的長沙時光,完成了學業,收獲了愛情,如今和心愛的人定居在了長沙。對于童年記憶美味的向往,總是揮之不去,尤其是媽媽做的醬鹵豬蹄。愛人經常帶我去各大地方都吃過豬蹄,但吃進嘴里的時候,總感覺比媽媽做的差遠了。
一次下班回家,愛人已經到家,餐桌上赫然放了一盒豬蹄。沒有高大上的包裝,也沒有精雕細琢的圖案,但是透過盒子卻感受到了一股原始的香味。我迫不及待打開盒子,外表鮮嫩多汁,肥而不膩,香之入骨,入口齒頰留香,就像小時候媽媽做出的獨有的味道,令人回味無窮。
后來才知道,他從各大網站搜集了很多做豬蹄的商家,偶然在美團上看見了百年老字號金湘權,看到它的金牌豬手,了解到它的獨家香料,百年傳承秘制配方,而且是現做現賣,保證了剛出鍋的新鮮感。據說所有進店的人,都必然少不了點一份金牌豬手,以其“辣不過口、肥而不膩、百吃不厭”的極致口感成為店內最受寵單品。
抱著試試看的心態,點了兩份送到家??吹轿覞M嘴是油的吃相,他就知道沒點錯。他一邊幫我擦著嘴角的油,一邊說:“以后回家了,要是不想做菜,就點金湘權的豬蹄吧!”我嘻嘻一笑,連連點頭。
經與店主交流得知,他家的金牌豬手全部選用最優質的原料,皮厚肉多骨少,擁有更加飽滿的膠原蛋白。幾十味秘制香辛料,多種不同的辣椒,精心搭配比例,文火細細熬制,才造就這媲美“媽媽牌豬蹄”的美味。經過秘制的豬蹄皮筋相連,筋骨分離,熱吃更軟糯,涼吃也夠勁道,啃一口從舌尖到口腔瞬間被香辣虜獲,鹵香四溢。
原來美食帶給人的喜悅,與時間無關?;ㄒ惶禧u制一鍋豬蹄,和用十幾分鐘等一盒美味的熟食,同樣令人歡喜。
在當今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的時代,食物花樣變化萬千,但我還是對那原始的鄉村風味情有獨鐘。盡管外表粗糙,但卻散發著原始的香味,一貫保持獨有的“媽媽的味道”,給予靈魂深處最安全的滋養。一如金湘權食品的人文主義關懷,定格我們記憶中的那些美味飄香,源遠流長。